首頁 » 長濱鄉

金剛大道

🌏景點名稱:金剛大道

🏖️景點介紹:長光部落位於台東縣長濱鄉,舊名石坑(Ciwkangan),約在台11線85K處,是個背山面海的美麗部落。進入長光部落,沿著東13線長光產業道路一路往西直行,筆直的「金剛大道」旋即映入眼簾。站在大道上,南北兩側盡是無邊際的梯田,層次分明地坐落於金剛山腳下與太平洋畔。海風吹起,金黃色的稻穗隨風搖曳,掀起片片稻浪,和海濤聲相互呼應,無邊際的壯闊視野,可與縱谷的「伯朗大道」相媲美。金剛山部落裡最負盛名的,是位於西側海岸山脈的「金剛山」;在山勢地形與天光雲影的巧妙作用下,彷彿一隻巨大的大猩猩矗立在山頭,「金剛山」因而得名,也成為長光社區的重要地標。天氣晴朗的時候,金剛山勢特別清朗,明顯的金剛五官與輪廓矗立在海岸山壁上,如同長光部落的守護神,靜靜的看護部落的子子孫孫。絕美梯田的歷史由來長濱地區歷史文化十分悠久,與東部海岸大多數的原鄉部落相同,長光部落以阿美族為最多數,部落裡仍保留部落不少生活習俗與祭典文化,與北邊大港口地區的阿美族文化息息相關,也是東部海岸較大的阿美族部落之一。清領時期,遷至此地的族人最初以種植旱稻、小米為生;日治時期,阿美族人向居住在城仔埔(亦位於長濱鄉)一帶的噶瑪蘭人學習種植水稻的技術,不過兩年,部落便全面種植水稻,並透過年齡階級制度,集中部落人力開闢灌溉渠道,使部落裡的水田面積激增,人口亦大幅增加。

景點描述:進入長光部落,沿著東13線長光產業道路一路往西直行,筆直的「金剛大道」旋即映入眼簾。南北兩側盡是無邊際的梯田。海風吹起,掀起片片金黃稻浪,和海濤聲相互呼應,無邊際的壯闊視野,可與縱谷的「伯朗大道」相媲美。

☎️電話:886-8-9832139

🏡地址:962臺東縣962長濱鄉長光社區忠勇自行車步道(東13線,長光產業道路)🗺️地圖

📋旅遊資訊:北上:由台東火車站前搭往長濱、靜浦,或往花蓮的鼎東客運海線班車,於長光站下車。 南下:由花蓮火車站前搭往台東等地的花蓮、鼎東客運海線班車,於長光站下車。 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或鼎東客運海線(查詢電話:089-328629 / 089-333443)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停車資訊:路邊停車,並請留意勿隨意停放車輛。

✏️備註:1.進入部落住宅區,請放低音量,避免干擾在地居民作息。2.尊重隱私,未經同意請勿拍攝私人建築、肖像、創作等。3.維護環境整潔,不亂丟垃圾。4.請留意天候與自身安全。

📸1️⃣:金剛大道是熱門騎單車、跑馬拉松的地方

八仙洞遊客中心

🌏景點名稱:八仙洞遊客中心

🏖️景點介紹:兼具地質景觀與史前遺址的八仙洞,位在台東縣長濱鄉一座面海的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這些洞穴原在海面,現在卻散布於150公尺高的山壁上,這是因為在東海岸地殼陸升的過程中,海浪沖蝕岩壁較鬆軟的部份而成。八仙洞目前設有步道通往各個海蝕洞穴,其中最大的洞穴是靈岩洞;離地面最高的是崑崙洞,高度有130公尺,其他還有乾元洞、朝宸洞、海雷洞、潮音洞、永安洞、水簾洞等。由於洞穴多被佔用開闢神壇,因此洞穴名多帶有宗教色彩。八仙洞也是一處重要史前遺址,曾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經命名為「長濱文化」,這是迄今所知臺灣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遺址,深具重要性,而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景點描述:遊客服務中心的展示以史前文化為主軸,介紹八仙洞的成因及史前人類生活型態。遊客來到八仙洞,在參觀各洞穴之前,可先到遊客中心了解八仙洞的歷史與文化。

☎️電話:886-8-9881418

🏡地址:962臺東縣962長濱鄉三間村水母丁1-4號🗺️地圖

📋旅遊資訊:北上:自台東市鼎東客運海線總站或國光客運公司台東站,搭乘開往靜浦、花蓮的班車,於八仙洞站下車。 南下:從花蓮出發者,可搭乘往台東的花蓮客運或國光號海線班車,在八仙洞站下車。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或鼎東客運海線(查詢電話:089-328629 / 089-333443)

🕘開放時間:每日08:30~17:00

🧾票務資訊:大型車:假日200元、非假日170元;小型車:假日60元、非假日50元;機車:假日20元、非假日15元

📸1️⃣:在八仙洞能看到海蝕洞的景觀,也可以看到長濱文化的遺址

樟原

🌏景點名稱:樟原

🏖️景點介紹:「樟原」位在台東縣東海岸最北端,東濱太平洋、西倚東海岸山脈、南鄰八仙洞、北承長虹橋,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當地居民以阿美族群居多,多數以務農、雜工、捕魚為業;民風純樸,生活勤儉。樟原村最具特色地標為「樟原基督教長老教會」,是阿美族樟原部落學習諾亞造方舟的精神,居民主動奉獻集資,並以義賣、賣野菜、抓青蛙等方式,自行設計興建完成一所教會,此建築物被譽為台灣最美之「諾亞方舟」造型教堂;建築體兩側有圍矮牆環繞,猶如船隻駛進樟原港口正要靠岸,守護著當地居民;外牆鮮明的紅磚部落圖騰,象徵在地部落原鄉精神永為流傳。另外,在樟原村南端的「樟原橋」,共有老、中、新三座橋,平行排列橫跨在水母丁溪上,因為地勢高低不一,形成特殊的景觀,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在此設置「樟原橋休息區」,遊客佇足在新橋上,欣賞卵石砌成的舊橋,圓拱型橋身橫跨著溪谷,展現古樸風情的自然景觀。

景點描述:「樟原」位在台東縣東海岸最北端,當地居民以阿美族為主。另外,在村落南端的「樟原橋」,共有老、中、新三座橋,平行橫跨在水母丁溪,因為地勢高低不一,形成特殊的景觀。

☎️電話:886-8-9881263

🏡地址:962臺東縣962長濱鄉樟原路67號🗺️地圖

📋旅遊資訊:南下:由花蓮火車站前搭往台東的花蓮客運海線班車,在樟原站下車。北上:由台東火車站前搭往靜浦,或花蓮的鼎東客運海線班車,在樟原站下車。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或鼎東客運海線(查詢電話:089-328629 / 089-333443)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票務資訊:免費

✏️備註:1.樟原基督教長老教會平日不對外開放,僅週日禮拜時間,若想參加前往,請電洽089-881031。2.進入溪谷或進行溯溪活動時,請結伴同行,以免發生意外時,受困無法脫身 。3.巴歌浪…

📸1️⃣:IMG_0674

烏石鼻

🌏景點名稱:烏石鼻

🏖️景點介紹:烏石鼻位於長濱鄉南方寧埔村一片伸入海中的岬角,因遠看像人的鼻子向外突出而命名。迷人的烏石鼻擁有為全台灣面積最大的柱狀火山成岩體,突出於海中的黝黑岩體,便是火山活動熔岩噴發的產物。烏石鼻四周有著多樣化的潮間帶生態與海蝕地形,加上海域附近有豐富的浮游生物和魚,更是成為東海岸磯釣和潛水的天堂,尤其每年2月釣白毛的季節,更可見到沿岸佈滿釣客,人手一竿享受釣魚樂趣的盛況。

景點描述:烏石鼻位於台東縣長濱鄉南方寧埔村一片伸入海中的岬角,是火山活動熔岩噴發的產物,是全台灣面積最大的柱狀火山成岩體。岩體上遍佈大大小小的潮池、海蝕溝等,居民會趁著退潮時前來撿拾海螺、海瓜子等,此時除了生態觀察外,亦是體驗長濱鄉人文風貌的好時機。

☎️電話:886-8-9281530

🏡地址:962臺東縣962長濱鄉介於長濱與石雨傘間,約在台11線97.5公里處🗺️地圖

📋旅遊資訊:南下:由花蓮火車站前搭往成功、台東等地的花蓮客運海線班車,在烏石鼻下車。北上:由台東火車站前搭往靜浦、花蓮的鼎東客運、台灣好行海線班車,在烏石鼻下車。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或鼎東客運海線(查詢電話:089-328629 / 089-333443)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票務資訊:免費

✏️備註:1.颱風或豪雨季節易有巨浪,請遊客注意安全2.於海濱遊憩請穿著舒適膠鞋,並特別小心足下濕滑3.烏石鼻港為重要漁獲地,推薦遊客在此享用海鮮大餐

📸1️⃣:烏石鼻獨特的地質地貌

長光遺址

🌏景點名稱:長光遺址

🏖️景點介紹:臺灣東海岸有許多史前文化遺址,大部分都屬於距今約三千五百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麒麟文化。麒麟文化又被稱為「巨石文化」,主要是因為出土文物中有許多巨型單石與岩棺而得名。長光遺址是麒麟文化其中一處文物遺跡。位於東海岸的遺址,有些與聚落地區太過接近,在以前對這些史前文物毫無概念時時常被居民無意間破壞導致發掘維護困難,也因此有許多遺址目前皆已無法辨認,殊為可惜。長光遺址是個十分有趣的地方,雖然遺址所在地目前成為社區聚落,但挖掘出來的文物卻巧妙融合在這個社區裡,形成「社區中有遺址」的奇妙現象。社區中的「石坑文史館」將遺址內發掘出的碎陶片在不破壞原來形狀之下透過藝術裝飾呈現新的風貌;而岩棺遺址多為位在私人住宅,目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中存有這具岩棺的複製品。而在社區某處道路旁,也矗立著史前遺跡挖掘出的帶肩單石,整個社區都瀰漫著史前文化的氛圍。

景點描述:位於長光社區內的長光遺址,除了社區內建有文史館收藏當地挖掘出來的文物之外,路上處處可見史前文物與當地建築文化融合的景象。最知名的巨石石棺也奇妙地位在私人住宅後花園供參觀之用,遺址與日常生活巧妙結合的氛圍十分有趣。

☎️電話:886-8-9832139

🏡地址:962臺東縣962長濱鄉長光社區🗺️地圖

📋旅遊資訊:搭乘公車:1.搭乘鼎東客運8101、8102、8105、8119次公車於長光站下車後由廣場左側復興路進入續行即可到達。2.搭乘花蓮客運1127、1145次公車於長光站下車後由廣場左側復興路進入續行即可到達。

🕘開放時間:全日

✏️備註:1.前往時請注意勿打擾當地居民。2.史前文物保存維護不易,請勿破壞或盜取。

南竹湖部落

🌏景點名稱:南竹湖部落

🏖️景點介紹:南竹湖部落的阿美族人原來是居住在豐濱上游的貓公山,因為想要找到平坦肥沃以利耕種的居住地而遷移至竹湖村,再因疾病及其他種種因素輾轉遷移至現今南竹湖的位置。 南竹湖部落是安通越嶺古道的起點,是橫跨花東海岸山脈的第一線古道,從此處往西走可至花蓮縣玉里鎮。在入口有充滿童趣的彈弓裝置藝術迎接遊人,在辛苦地翻山越嶺之前能夠放鬆心情。 南竹湖部落裡有許多充滿原民風味的建築,除了可供遊客觀賞並駐足休息之外,凡遇到部落節慶時期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集會場所,像是可供人休息的涼亭「茅草屋」,屋裡設有烤肉區,族人打獵回來後可在這裡烤肉並分給族人;用以堆積柴火,因形狀相似而稱為草帽的木架,旁邊也設有兩個可用來燒柴火料理的灶頭。而被稱為「卡卡轟」的火烤設備,更是烤飛魚及聚會的不二選擇。 若有事先預約,除了可以在部落裡品嚐到風味餐之外,還可以體驗南竹湖部落的傳統祭儀及射箭體驗,歡迎10到20人的團體預約喔! 詳細狀況,除了可以上官方網站查詢外,也可前往Facebook官方粉絲團一探究竟。

景點描述:南竹湖部落Pakara’ac是長濱鄉一處阿美族部落,耆老相傳古時祭師祭祀時族人會上山採集食物,在溪流旁泥地上捕獲的螃蟹都是白色的。由於阿美族語白螃蟹稱為卡拉阿茲再,加上南竹湖部落第一任頭目卡利當阿拉茲之名,兩者結合成為現今Pakara’ac(巴卡拉阿茲)部落。

☎️電話:886-9-35923471

🏡地址:962臺東縣962長濱鄉南竹湖(台11線92.5k處)🗺️地圖

📋旅遊資訊:搭乘公車:1.搭乘興東客運8101、8102、8105、8119次公車於南竹湖站下車。2.搭乘花蓮客運1127、1145次公車於南竹湖站下車。

🕘開放時間:開放時間依部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