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品味 » 嘉義縣(餐飲) » 第 3 頁

新塭蚵嗲

🍲餐飲名稱:新塭蚵嗲

📝餐飲介紹:「新塭蚵嗲」從日治末周水河創攤至今,已傳到第三代,走過 80 多年的歲月,已然是新塭人鄉愁的所在。旅外鄉親返鄉,必定來吃,返鄉而沒吃新塭蚵嗲,就像沒回新塭一樣。蔡崇吉 (1956 年生 ) 的祖父周水河是布袋鹽場的僱曬鹽工,在雨季或冬天曬鹽的空窗期,為貼補家用,在嘉應廟口擺攤炸蚵嗲。蚵嗲昔時叫「苦仔嗲」,一則韭菜的比例較高,再則當時人喜歡把蚵嗲炸得酥黑,吃起來苦苦的,故名。新塭人喜歡豬肉為餡的肉嗲,勝於以蚵仔為餡的蚵嗲,因此,店招雖名「新塭蚵嗲」,實則以肉嗲為主。日治時期沒有豬肉,因此,有海豚時炸海豚肉,有烏魚時炸烏魚肉,隨季節而更換。蔡崇吉的父親蔡煥男 (1923 年生 ) 也是鹽工,在併曬政策下失去工作,而承接嘉應廟廟口的蚵嗲攤。1980 年代,蕭玉蘭嫁入後,又接手公公的蚵嗲攤,成為「新塭蚵嗲」的第三代傳人。「新塭蚵嗲」的炸粉是:米漿、黃豆粉;內餡是:高麗菜、韭菜、…

☎️電話:886-5-3431327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新塭嘉應廟牌樓前、戲臺後

🕘開放時間:農曆 9 月 20 日至隔年清明節05:30 – 11:00( 平常日 )05:30 – 11:00;14:00 – 18:00( 星期假日 )

📸1️⃣:蚵嗲又叫苦仔嗲

布袋古早味蚵嗲

🍲餐飲名稱:布袋古早味蚵嗲

📝餐飲介紹:「布袋古早味蚵嗲」雖然是一個不甚起眼的小攤,沒有門牌,也沒有電話,卻是布袋漁港遊客最常光顧的攤位,因為,這是個貼心的蚵嗲攤。蚵嗲一般是裝盤切塊食用,但對於沒有時間坐下來食用,或搭乘遊覽車的顧客,就算切塊裝紙袋,吃起來也是極為不便,老闆娘貼心地想出蚵仔捲的點子,相同的食材及炸粉,製作成長條狀,再加 1 枝竹籤,油炸起來口感與蚵嗲相同,握著竹籤,邊走邊吃,或在車上吃,方便又不沾手。相同的理念,原本一顆一顆的蚵仔酥,也製成長條形加竹籤,其他如蝦仔捲、鱈魚捲、花枝丸、韭菜捲等也都串有竹籤,一個小小的貼心,卻讓小攤位成就大買賣,每天顧客川流不息,因此,老闆娘一早整完攤顧客尚未上門前,便開始動手油炸各類炸物,堆滿炸鍋上的欄架,以備隨時湧到的顧客,或整車的遊客。布袋「古早味」蚵嗲,炸粉是豆粉拌米漿,以米漿取代麵粉,讓蚵嗲的皮更為酥脆,而餡料除蚵、高麗菜、韭菜外,還加上薑末。蚵嗲原本是…

☎️電話:886-3-8875306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中山路「黑皮海產餐廳」斜對面

🕘開放時間:09:00 – 18:00

📸1️⃣:布袋古早味蚵嗲製作過程

過溝廟口蚵嗲

🍲餐飲名稱:過溝廟口蚵嗲

📝餐飲介紹:過溝的出外遊子,或嫁出去的女兒,或旅外打拼的鄉親,只要回到過溝故里,都迫不急待的來到庄廟建德宮廟埕的「廟口蚵嗲」攤,點食蚵嗲、肉嗲,或炸粿,以解旅居在外,日思夜夢的故鄉味;有的人甚至先到廟口吃一兩塊炸粿或蚵嗲,解饞之後才提著行李踏進家門。「廟口蚵嗲」已然是過溝人的鄉愁。蚵嗲或肉嗲,過溝當地仍習慣稱之為「苦仔嗲」,源自於「廟口蚵嗲」創始人蔡吳秀春創攤伊始,臺灣社會經濟普遍欠佳,蚵仔或豬肉一則較匱乏,再則均屬高價位食材,時人消費不起,所以麵粉加豆粉拌勻的炸粉,包裹的餡料只有高麗菜、韭菜和薑,沒有蚵仔,也沒有肉,所以叫做「菜嗲」。蔡吳秀春習慣將「菜嗲」炸得久些,加上當時使用豬油,一般不換油,所以炸出的「菜嗲」又酥又脆又黑,吃起來苦苦的,因此大家都呼它做「苦仔嗲」,沿襲至今,雖已不流行豬油,也不再久炸,炸油也天天更新,但老一輩的鄉親,仍親切的呼之為「苦仔嗲」。當臺灣社會經濟逐漸…

☎️電話:886-9-13560390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過溝建德宮廟前

🕘開放時間:13:00 – 18:00

📸1️⃣:過溝廟口肉嗲

東石 60 年老店蚵嗲

🍲餐飲名稱:東石 60 年老店蚵嗲

📝餐飲介紹:東石巍峨聳立的先天宮廟前蚵嗲攤,從創業的吳左營、洪難,經第二代的吳新德、吳黃含笑,到第三代的吳振祥、高如嫻,已走過悠悠 1 甲子的歲月,東石人幾乎都吃過這攤的蚵嗲,甚至有人家已吃了 4 代。第一代創業時,是在家炸好蚵嗲,裝在保麗龍盒保溫,推到魚市場販賣,後移到舊市仔內,1990 年代第二代遷回住家現址販賣,2000 年代第三代克紹箕裘,完全依祖傳方法製作。裹粉是麵粉、豆粉調配的,餡料為:高麗菜、韭菜、薑、蚵仔。蚵嗲早年又叫「苦仔嗲」,但高如嫻表示,她聽公公吳新德跟她說過,古早蚵嗲煎尚未發明之前,將裹粉、菜、蚵仔放進俗稱觳仔 (khok-á) 的洋鐵罐內,再下鍋油炸,炸起來的蚵嗲就叫「觳仔嗲」,後來「觳仔嗲」音轉成「苦仔嗲」。除賣蚵嗲外,60 年老店蚵嗲的蚵仔麵線及蚵仔料理值得推薦。蚵仔麵線採餐廳的煮法,即現炒,不勾芡,也就是說客人點食時,一位客人炒一次,較…

☎️電話:886-5-3732771

🏡地址:嘉義縣614東石鄉東石村 199-1 號

🕘開放時間:10:00 – 17:00(週一公休)

📸1️⃣:東石60年老店蚵嗲

布袋雙燕蚵仔包

🍲餐飲名稱:布袋雙燕蚵仔包

📝餐飲介紹:蕭阿燕年輕時出外工作,結婚後為貼補家用而批發蚵仔販售,因不諳做生意,批發來的蚵仔常賣不出去,有朋友建議道:汝既然對吃有興趣,布袋的蚵仔包好吃,蚵仔又是自己批發來的布袋當地生產,何不做來賣?觸發蕭阿燕販賣蚵仔包的動機而創設「雙燕蚵仔包」,這一賣就 10 多年,打下蚵仔包的金字招牌。蚵仔包的製作過程較為繁複,首先將紅蔥頭爆香起鍋,加入小蝦皮、韭菜、冬粉拌勻為餡料備用,客人點食時,將麵皮鋪在碗上,裝上餡料,加進蚵仔,打一粒蛋後包裹起來,先在平底鍋兩面略煎,讓蚵仔包定型不會裂開,再移到油鍋內炸至金黃,炸多久全靠經驗及火候控制,起鍋裝盤切塊即可上桌。蕭阿燕每天清早便來整攤,常常是還在整攤,顧客便已上門了,長長的排隊人龍,都為一嚐口碑中的「雙燕蚵仔包」。由於顧客大都是遊客,因此以外帶為主,川流不息的人潮,每天數百粒的銷售量,讓蕭阿燕和女兒忙得不可開交。

☎️電話:886-5-3476048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中山路3號 (漁市場 A18 攤位)

🕘開放時間:星期一~星期五 10:00–19:00星期六~星期日 08:00–20:00(每年農曆 7 月 15 日普渡後休假 2 天)

📸1️⃣:布袋雙燕蚵仔包

布袋停看吃蚵仔包

🍲餐飲名稱:布袋停看吃蚵仔包

📝餐飲介紹:聽過蚵仔包的人不多,吃過的人更少,儘管它已被研發 20 年了。吃過蚵嗲,也吃過蚵仔煎的人很多,但很少人會把蚵嗲、蚵仔煎與蚵仔包聯想在一起,其實蚵仔包就是蚵嗲與蚵仔煎的綜合,而研發的人就是布袋「停看吃蚵仔包」的老闆林武雄。林武雄(1967 年生),原以養殖業維生,因收入不固定,為要養家活口,在朋友鼓勵下出來做生意,他不想跟別人賣一樣的東西,而特殊的東西就要自己研發。他想到從小吃到大的蚵嗲與蚵仔煎,試著把它們結合在一起,而有蚵仔包的構想,等試做有點模樣後,便開始在夜市場擺攤販賣,並根據客人的反映與建議,邊賣邊改良,蚵仔包從原來很大粒,大粒到小孩甚至客人吃不完,改良成今日的樣貌。蚵仔包的外皮是以麵粉自行研發特製的,其餡料是:韭菜、冬粉、蚵仔、蛋。其作法是:冬粉先炒過,再與韭菜拌勻備用;將麵皮置於碗上,放入拌勻的韭菜、冬粉,把蚵仔放在韭菜、冬粉的中間,打蛋,包起來,拉合處固定,…

☎️電話:886-9-28328043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中山路3號 (漁市場 A21 攤位)

🕘開放時間:09:00 至 19:00

📸1️⃣:炸的香酥脆的蚵仔包